雜論
孝道之古今(上)
小時候,老師都愛講《二十四孝》故事。什麼「臥冰求鯉」、「扇枕溫衾」、「鹿乳奉親」等,當時筆者常為故事主人翁的種 […]
淺談臺靜農與老舍的友情(上)
〈我與老舍與酒〉與〈談酒〉兩篇文章,勾起了昔年臺靜農在青島作客時,與老舍常相聚飲的光景。那是學者們所共有的一段 […]
實踐的中國哲學
中國的文化,以儒學為核心。走進廿一世紀,四大古文明,唯有我們中國仍然存在,中國文化從未斷絕。 但說未曾斷,也並 […]
情與思:思辨的虛無之困與突破之道
現代社會,是一個情感乾枯的時代。這其中,除了社會結構的急劇轉變之外,與人們對理性與思辨的「不理性的推崇」,有著 […]
人生如「夢」與虛空有「盡」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談人類不免一死,如從文學的角度,當下意識到時間消逝之際,這時詩歌和哲學才會產生出來。
動的神氣──談「熊經」和「鳥申」
沈從文物質文化研究中有一篇〈說熊經〉。他以西漢車器上的六個『熊經』圖形來說明人類對於動物的模仿⋯⋯這與今日各種 […]
南袁北紀說袁枚
紀曉嵐是誰?相信大家都會有點印象吧!國內的一齣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把他塑造成機智過人、風趣幽默的人物,他 […]
送禮說(下)
說中國人是「送禮專家」,究其主因莫不與「人情」有關。在中國的語境中,「人情」一詞的含義十分豐富。在慣常的用法中 […]
接收最新消息
輸入電郵地址,我們會優先把最新消息送到你的收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