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1909~1995﹞於1960年到香港,講學三十四年,專任新亞研究所導師教授,直至1994年赴台定居。三十多年來,寫成至少十九部著作。他大量珍貴的手稿文獻半公開半隱藏在新亞研究所圖書館裡的紀念室,很難發揮文獻本身所具有的傳承新儒家精神文明的作用。
新亞研究所圖書館一直重視館藏資源建設,也一直強調儒家人文教育的功能。近幾年來,作為「二館」(博物館和圖書館)的保護項目,在辦館理念和服務方向,更突出於參觀者,以此來提升管理水平,這除了「二館」的性質所致,實際也是進一步受到環境的影響。數字化、虛擬化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應該為圖書館信息交流提供良好的效果。
作為「二館」藏的文物,連接的是歷史與未來。通過文物及其歷史變化來揭示人與環境的關係,使物與人建立起某種聯繫,且可以讓文物「活」起來。錢穆在《中國歷史精神》中從時間維度解釋了「過去、現在和將來」,用《孟子》的「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一句話來深入闡釋,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在『化』,卻一切存在,所以說『神』」。這裡說的是要了解過去,才能理解現在,要理解現在,才能預測未來,這才算有生命,才可能具備歷史的精神和價值。
「二館」的藏品,是存在的「神」,它的文化樞紐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還原過去和了解過去,透視未來,這是「二館」的精神和價值。因此,新亞研究所圖書館強調保護遺產,就是尊重歷史,保護歷史存在的「神」,延續儒家歷史的生命,面向和服務未來。通過關注、參與、研究遺產保護的活動方式,去了解歷史,融入其中。「在唐、牟教澤時代找答案」的場景還原,這是構建的關鍵點所在。
如何利用數字技術展示「牟宗三紀念室」文化遺產的內涵?對於圖書館來說,所藏的文獻基本是以私人珍藏與手稿為主要內容。數字文物發展是從頂層打造一個數字化文物保存與利用的管理系統和平台,創建一個數字文物虛擬空間「安身立命」。
牟宗三在新亞研究所圖書館裡的紀念室,為符合「數字文物」發展趨勢,應該積極利用數字技術保存新儒家文化遺產,經過立卷歸檔而集中保管起來的文件材料,轉換成檔案室,可與博物館、圖書館之間在文化遺產的圖譜上,分散與集中、稀缺與珍貴、歷史與未來,整體形成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保護板塊。
陳慧寧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