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最新通告:  2024-25學年辦公時間:星期一、二、四、五,晚上六時至九時三十分;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五時。
一架飛機在跑道上

新時代,新價值

「尼彩認為:哲學家該作為文化的醫生……他要改變既有價值觀,從而改變我們習有的生命態度。」[1]

環觀當下的世界:俄鳥戰爭,巴以戰爭並引發的中東動蘯,美國國內反以色列示威,反猶太法案出台;世界各地,連續多國領袖遇襲或去世(斯洛代克總理遇剌、伊朗總理墜機、哈馬斯政治局副主席遭暗殺、加納總統車隊車禍、塞爾維亞總統收到死亡威脅等)。在金融方面,美國從QE到縮表加息,到引發近期的亞洲貨幣崩盤、金價屢創新高;人民幣錨定物由外滙儲備改為本土國債……如此等等大事,在這半年到一年之間集中爆發。

在生活層面,疫情後,大家的消費觀變得保守,也不再追慕時尚、品牌。新一代生育率創歷史新低。年青人以個人生活質量優先、人生目的不在工作等價值觀不斷沖擊職場。同時間,人類的生產力又迎來了新一個台階的革命:新能源,新科技產業倔起,AI時代到來……等等。

相信對時代動態有關心的人,不管是在哪一個領域,都會感受到,就在當下這一兩年中,世界格局,即將迎來歷史性的轉折。

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筆者看到時代內在的轉變,到了一個足以撼動時代底層價值觀的時刻。那就是我們奉之以行幾百年之久的資本主義的崩潰和落幕。人們開始意識到,在資本主義下,我們從「假設」人是自私的[2],到「信奉」人應當自私;經濟行為的就是追求最大的個人利益。我們一直在奉行「社會達爾文主義」,說白了就是弱肉強食。人與人之間如是,國與國之間如是。於是人與人彼此成為陌生的、對立的「他者」。人在工作中被「物化」,成為「資源」,去追逐「果效」。在這樣的社會機器的不斷加速之下,「人」被卷成了「碎片」。當我們擁有著人類歷史上最高產能的同時,人心的異化和焦慮也到達了歷史的高點。

而這個歷程,似乎到了當下,將來迎來一個臨界點、轉折點。隨著世界大格局的改變,與之同時改變的,是人類底層價值的重寫。新時代,人們必將捨棄「社會達爾文主義」,從弱肉強食的動物法則中超越,走向互惠共贏、與人為善的方向,重新找回人性的尊嚴。我們必將超越那種「非人性化」的思維,重新將人視為人。經濟的利益不可以無窮逐利為本旨,而是為成就一個更高價值而去集中資源,這樣的企業才可能在新時代跑出。教育亦必將拾棄那無窮的內卷、讓孩子處於無窮競爭中的思維,而回歸到對其人性的的開發、對理想與生活熱情的培養上。

人類的文明走了幾千年,我們應當有能力共同建造出一個讓大家共同幸福的世界。當人類的底層價值觀改變了,時代才有了希望。而我們,正在迎來這樣一個轉折的時代。只有看通這一層,才能看通接下來時代走向,並看到我們自己在這個大時代之中,所能擔當的角色與奮鬥。


[1] 李天命:《存在主義概論》,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第62頁

[2] 這是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其《國富論》中,對人性的「假設」,以建構其經濟學。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一覽
眼睛

從佛教「無我」看宋儒「去人欲、存天理」(下)

  15/04/2025
無論是佛家、儒家或道家或任何宗派的的成就者,同樣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欲望」揮之不去、意識方面的不能自控⋯⋯
木製人偶

從佛教「無我」看宋儒「去人欲、存天理」(上)

  01/04/2025
老子說的是自己的一切合理行為,將會受到身體的覺受,或意識欲望所限制。往往「合理」與「道德」敵不過欲望⋯⋯結論是 […]
AI及大腦模型

人工智能時代來了(下)

  01/04/2025
經歷了數百年的「自由」與「開放」,人生中的一切價值,似乎都很相對,沒有絕對,一切「睇你點睇」。⋯⋯但當人工智能 […]
電腦模擬的2個人臉

人工智能時代來了(上)

  16/03/2025
有專家指,ChatGPT的對話能力,已經超越 90% 的人類。人工智能最強大之處,是具有自我學習能力⋯⋯,人與 […]
Topmagnifiercrosschevro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