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最新通告:  2024-25學年辦公時間:星期一、二、四、五,晚上六時至九時三十分;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五時。
一個男人站在隧道中

儒、道思想與生活(下)

第三章  道家與生活

 第一節  道家的「道」

甚麼是「道」?這個題目真不好答。因為太抽象、包含太廣泛,自古以來很多大德都不肯下註腳,今日先談談老子的說法。《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不敢作詳細解釋,恐誤盡蒼生,只說出前人大要。 「道」是不可名狀的,而人世間所有的「名」都不是永恆的。這個「名」,可理解成現實世界中的成就,包括榮華富貴,名利學問。河上公解釋「無名」即「道」,萬物由道而生,然後「有名」。「有名」與「無名」是二而一,一而二。「無」和「有」只是世間的分別,其實是同出一源,名異而實同的東西。只要明白這道理,就能知甚麼是「眾妙之門」。

解釋了。諸位明白多少?。由於對道的領悟各有不同,因此產生各家不同的解釋。簡單來說,有「本體論」,即道產生萬物[1],包括宇宙,有道就有宇宙,無道就無宇宙。「至道」即真理,即自然,即天地之根。道的呈現是依照自然的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因此,人、地、天、道、自然是同一脈源。有「唯物論」,認為「道」是物,即現代的原子論,萬物由原子所組成。道是宇宙萬物的原動力,是先於物質世界而生。

莊子說「道」在稊稗,道在尿溺;魚忘於江湖,人忘於道。道其實沒有些微離棄我們,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是道;你吃了飯,去洗手間,是道;你打我一下,我會痛,是道;眼可見,是道;眼不可見,亦是道。我們要從生活觀察去悟道,佛家說小悟數百,大悟數次。無論人生,抑或物象,我們有很多事情不明白,但有時候會突然「啊!」一聲,明白了某些真理。說簡單點,怎樣的行為,有怎樣的結果。

在此,我要借用佛家的名詞—「實相」,去解釋「道」。求道就是尋求理解宇宙的「實相」。實相不同於人世間的所謂真理,也不盡同於人類的終極目標。我說兩個悟道的故事,諸位可能會更明日。宋朝的文豪黃庭堅總覺得他的老師還有東西未教他,有點欺暪他。一次他與老師共行,他的老師突然問他「太陽暖不暖?」,「木樨花香不香?」,黃庭堅答了「暖」,「香啊」,老師回頭向他說,「我幾時有隱瞞」。太陽暖,花好香就是道。另一個故事的人物名稱我忘記了,有位禪師終日教弟子坐禪悟道,某夜,其中一位弟子大叫起來。明早說法時,禪師就問:「昨晚誰在大叫?」。大叫的弟子站起來,禪師再問:「你為何大叫?」。弟子說因為已悟道,禪師問:「你悟了甚麼道?」,弟子答:「原來尼姑是女人。」哄堂大笑,但禪師確認了此弟子已悟道。其中思考的空間,就留給諸位去領悟。

  第二節  逍遙與應世

除孔子外,莊子是我最喜歡的思想家。從很多莊子的故事約略窺見他的性格,活潑、幽默、學問淵博、對當代政局也了解。莊子的文章,以「死魚」形容自己借貸未遂的慘況,以舐痔形容曹商,以鴟來形容惠施,都令人看得莞爾。還有,古今人物,包括堯、舜、許由、孔子、惠施、列子、宋榮子等等,都給他信手拈來,成了虛構故事中的「真實」人物。怪不得金聖歎列《莊子》為六大才子書之一。嚴復先生認為莊子是消極的思想,我未敢茍同。莊子看似消極,實質是提出一個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境界。倘若我們否定精神世界,幾乎等同否定所有宗教和形而上學。

莊子的主要思想有逍遙觀、齊物觀、養生觀等。我將莊子的修養境界分為三個層次,方便諸位理解(有學者分為六個層次,三個層次是較為粗疏):第一層次是物我有別,即人受制於善惡、美醜、高低、有無、壽夭、名實、有用無用等既定概念,受惑於外緣體(觸動心理反應的外物) ;第二層次是物我兩忘,即破自我中心、泯除偏見我執,達至無可無不可之境;第三層次是萬物為一,即精神與天地相往來,達至聖人、神人、至人境界。

要理解莊子思想,《莊子》內篇是最重要的文章。我們先看他的逍遙觀。〈逍遙遊〉一文,先用魚、鯤、鵬等是要破除形態、大小等概念。然而,大鵬雖暢飛九萬里,但必須依靠遊氣(有待)、塵埃方能飛行。引伸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

其後,證萬物無小大之分,蜩、學鳩譏笑大鵬,顯得目光短淺。蜩及學鳩皆困於自己的場域中而不自知。郭象認為物無論大小,安於其環境則能逍遙,此論未必與逍遙遊契合。

文中,莊子舉宋榮子及列子為例。宋榮子雖然不為世祿毀譽所動,但未忘記天下,不能至「無功」更高的境界。列子雖然清靜,且能御風而行,但仍「有所待,未與道合。列子能御風而行,但沒風又怎樣?這些成就,都要依靠外力,稱之為「有所待」。任何行為受制於他物,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逍遙。這裡有一點可討論,部份學者認為宋榮子是到了「無己」的境界,未至「無功」的境界,然而,有學者卻認為「無名、無己、無功」均是同一境界。我較取後者,因為下文釋至人無己,能包融天下,這與神人廣被天下而混和萬物,實異曲同工。總之,宋榮及列子未達最高境界。

文中又舉堯讓天下於以論名實相對;以「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魏王貽我大瓠」、「宋人有不龜手之藥」及「大樗」等故事說明有用無用的道理;以狸狌候敖,死於罔罟說人困於欲望。這裡又有一個故事說明欲望的可怕,唐朝有位高僧德行與智慧名滿天下,皇帝賜了他一個紫金砵。他死後靈魂仍纏著紫金砵,日夜撫摩,不肯離去。有位行腳僧看他可憐,就將他的紫金砵四處扔擲,弄得靈魂東奔西跑,上天入地。最後,高僧的靈魂大罵行腳僧作弄他。行腳僧大笑道這算甚麼高僧,一生一世逃不離這個紫金砵。高僧聽了之後,思量片刻,然後恍然大悟,大笑而去。終生修煉,也可能逃不出小小的名利。

人不能爭脫世俗的桎梏,最大的困擾是來自人生存的本能—「飲食、男女」。二者為延續生命的兩大元素,是自然天性,亦是人類肉體高度享受的來源,故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類亦受此局限,而對宇宙至理視而不見。人一出世,其心志能力則開始向外馳,即學習、成長、選擇、世俗成就等等。人生而有炫耀本能的本性,即以自我為中心而去看世界萬物,因此,必然困於「執」。人身又有二累:動物性累(身體享受,名利快感)及人性累(清高超凡)。偏執加上二累,離道就甚遠。但,這裡有反思的空間,即人類遠離欲望以後,得到些甚麼?

莊子的哲學中心是歸於自然,任運任行,與大化融而為一。人既能齊物,則能逍遙。能逍遙,必能齊物。逍遙就是追求一個內心自由自在的至人境界,無拘無束,一切皆無,順性而行,得失不喜不憂的境界。這種安時而順變的心態,就是逍遙的表現。

萬物無善惡、美醜之分,存在亦無生死之別,要達至破除我執,離棄自我中心,才不為外物所累,不為得失所縈繞,更不會為生死所牽動。如此,則能養生。莊子嘗試以「庖丁解牛」為喻,闡述養生之道,這亦是莊子人生觀的重要環節。莊子以為養生之道,在於能「依乎天理,因其所然」,所謂「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如此則能不傷己身,靜觀萬物的變遷,以心靈支配萬物,而不求以人力完成萬物運作,因此提出「緣督以為經」為養生主點。人要做到「無己、無功、無名」,才能從物質世界解放,而達至與自然合一的境界。

老子處世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人要持以保之。總括此三寶的內涵,是不為世間的物欲(儉) ,名利(不敢為天下先) 所控制,以慈去面一切的衝突。我們能以此三寶去印證逍遙、齊物,必然有所心得,各有領悟。

結語

儒家的「內聖外王」及道家的「逍遙齊物」境界,都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領悟的。我今日所說並非見道之言,只是對所學有所領會,希望與大家分享而已。倘若我所說的對諸位的生活及道德的領域有所進益,實在是萬幸。謝謝。

原載《新亞論叢》,第十一期,香港:文教出版社,2010年。


[1]《老子》廿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老子》廿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一覽
樹林中的一條橋

儒、道思想與生活(上)

  30/09/2024
儒、道兩家思想,同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我們經常說振興中國文化,但中國文化在那裡?中國文化就是生活。

不離世間覺:人間正道的征途

  16/09/2024
人一年一年長大,經歷學習,投身社會工作,漸漸會體會到,人活在世上,最難的就是處人處事,能做到句句合度、進退合度 […]
孔聖堂

孔聖堂的建立

  16/09/2024
講堂當日的設立,不獨是在香港發展儒家思想的重地,其遠大理想是由香港及於內地;由香港而伸展至其他國家的華人。當時 […]
河邊的石頭

《佛學隨筆》— 「頑石點頭」

  31/10/2024
孤明先發的竺道生就是「頑石點頭」的主角,此成語背後的重大意義,正是佛教的「佛性觀」。誠如錢賓四先生在《中國思想 […]
Topmagnifiercrosschevro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