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還有生命力嗎?儒學是否過時了?儒學能對應現代社會、時代的問題嗎?
筆者講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這類問題之所以會被提出, 其實並不是因為問者對儒學有多了解。相反,問者很多都不懂中國文化,很陌生。那麼,為何他們會對儒學有此印象與觀念?這就是近代中國歷史所發展下來,我們掉失了自信心,在一直被西方打壓的過程之中,深種了一種文化的自卑感。
「文化自卑」的反思:
這種先於理性的自卑感,令到當代很多國人的生命在意識底層不能挺立,所以視一切傳統皆為糟粕,棄之猶嫌不快。如是中國文化被拋棄了百多年。因此,當代中國人對自己文化亦很陌生。陌生,不理解,加以心底的自卑感(這自卑源於個人無志氣,與文化無關),於是看一切與中國文化有關者, 皆以鄙視的角度入。這就是儒學不被理解的原因。
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先生即在其《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一文中,有過一番深切的反省,並指出:「自意識上不能自立,而需要靠外國人的肯定,然後方能自信自己的東西有價值」的這種意識,實是一種「奴隸意識」。若不能擺脫這種意識,我們中國人,就不能自精神上自我挺立。
儒學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若擺脫上述的「奴隸意識」,而以一種「獨立的精神」去客觀地看我們眼下這個時代,我們就會發現,在西方文化主導的這個世界中,有很多文化、社會、生命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當今社會的困境是什麼?是知識不夠,技術不夠,工具不夠,資源不夠嗎?都不是。是人心的枯萎,心靈的閉塞,生命動力的缺失,人與人的疏離,家庭的破碎,兩代的撕裂,情感的泛濫與傷痛,人生目標與意義的虛無,理想的崩塌。人生不知能往何處去。當每個個體都是「價值自決」,結果人與人變成了一個個的「獨體」。一旦觸踫到一些深一點的生命課題:要不要離婚?要不要墮胎?要不要掉下父母?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對錯?除了主角自己決定,身邊無論多要好的朋友,都不能多置一言。因為每個人「價值自決」。於是我們生活中不能討論:「人生的方向、理想。」,不能評論一件事的好與壞,不能判別一個行為的是與非。因為一切都是「價值自決」,「看你怎麼看?」。於是一切人與人的關係,都只剩下浮白的「吃喝玩樂」與「對工作的抱怨」。人與人的的交往,正不斷地淺化、淡化。彼此相識卻猶似陌生。這是時代的大悲哀。
而在社會層面:人與人的疏離、國與國的對立、仇恨;社會的激化、民粹主義、本土優先等思想的湧現,反全球化浪潮,最終導致不同的戰爭。人類文明與文化的警號,已經不斷響起。
儒學能為時代提供出路:
儒學的學問核心,自孔子開始,即把重點放在「人」上。在儒家看來,人的本性,其本質就是要「通」,通向他人、通向他心。因此,孔子提出的「仁」,其文字含義,即是「二人偶」。生命的本質,在人與人的相處與互動之中即見。人一生出來,就有父母、兄弟,成長後有夫妻、子女,到了社會中工作,就自然有了君臣關係。在這些關係之中我,我們才發現我自己: 我是什麼人?要怎麼做?什麼是對錯?怎樣做才合乎義?怎樣的人生才能安頓此心?
儒學重視人的「德」,重視價值世界的發現、創造與建立,個人生命的成長,以達致人文化成的世界之理想。儒學提供一種立根於生命的本質(性)的價值體系,以指導人生方向。儒學教我們做人的本分在哪,責任在哪,應當如何成長自己、提升質素,如何堂堂地做一個人,走一條「合理」的人生
路,並且於一生之中去成就更高的價值。儒學教我們,為人以「仁」,為事以「義」。這樣淘養出來的人,其生命才踏實、有方向、有動力、有創造、有繼承。而在儒家這種「人文化成」的理想之中,人首重自身的道德與修養。當社會中每個個體都懂得遇事「反求諸己」,「盡己盡心」,並且在人倫之中,懂得相互尊敬,家庭中彼此有珍惜之情、守護之情、成全之情。這樣成就出來的社會,才會和諧,文明文化才能與日俱長,厚積日深。
而人,亦能活得更莊嚴﹗
以上種種儒學的價值,正正是突破時代困境所急需要的。
儒學對未來世界的挑戰的回應:
儒學的學問核心在「人」,而且對於「人是什麼?」這個問題的把握很清晰。自孔子提出「仁」,孟子辨人禽,至宋明儒提出「心即理」,儒學對於吾人「生命的主體」的了解與把握,可謂深矣。
在我們這個時代,人工生命的誕生,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事。當我們即將要「創造」一個新的生命體時,我們要如何為「人」與「機」定界?這涉及到世人對「人性 (humanity)」的把握。人工生命的道德問題,主體意識,自由意志等等問題,都是儒學能予以很好的回應的。
進而,元宇宙時代的到來,這個宇宙中,社會的價值觀,制度,人倫等等的設計課題,亦是儒學資源能予以回應的。又,物理學發展至量子,證明了人的意識,能左右物質的形態。這種思維範式的翻轉,使我們更迫切的要把握好「人心」,「意識」、「生命本質」是什麼的問題。這亦正是中國儒家「心性之學」的勝場。
因此,在這個時代之中,若我們能夠好好的深入儒學,予以精準的把握, 並將其洞見發掘出來,我們是能為人類文明的發展,給予有價值的指引的。 原文發表於“陸國權中華文化傳承研究基金 官方網站”
原文發表於“陸國權中華文化傳承研究基金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