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明先發的竺道生就是「頑石點頭」的主角,此成語背後的重大意義,正是佛教的「佛性觀」。誠如錢賓四先生在《中國思想史》中,認為竺道生在佛學上有二大貢獻:一是提出「頓悟」義,一是提出「佛性人人本有」義。
「佛性人人本有」,就是佛教的「佛性觀」重點。這與「頑石點頭」又有何關係呢?《高僧傳》卷七,有以下的記載:
又六卷《泥洹》先至京師,生剖析經理,洞入幽微,迺說「阿闡提人皆得成佛」。于時大本未傳,孤明先發,獨見忤眾。於是舊學以為邪說,譏憤滋甚,遂顯大眾,擯而遣之。
《泥洹經》六卷即《涅槃經》的最早期譯本,竺道生依經中義理,孤明先發認為斷善根的「一闡提」皆能成佛。當時《大般涅槃經》的譯本尚未傳至東土,因此平日按照《泥洹經》六卷來學習的佛弟子來說,認為這觀點與經文不合。就這樣竺道生的見解變成了他們口中的所謂「邪說」,最後他被趕出僧團。「頑石點頭」記載竺道生離開僧團後,他的一次不平凡的經歷。
在《佛祖統紀》卷二十六,記載了竺道生這次不平凡的經歷:
師嘗於蘇州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至闡提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
離開京師後的竺道生,行腳至蘇州的虎丘山,當時看見山上的石頭,把它們當作自己的弟子,開始對着它們講《涅槃經》,講到「一闡提」時,就說「一闡提皆有佛性」,這句代表所有眾生有成佛的可能性,連斷善根的「一闡提」亦包括在內。竺道生當時就問面前的石頭弟子們,我剛才所說的道理,是否與佛的本懷相應呀。當時石頭弟子們全部點頭,表示竺道生所說的法與佛心相契合。 這就是「頑石點頭」的由來,與佛教的「佛性觀」關係所在。
昔日竺道生的「頑石點頭」與現今「頑石點頭」的用法,南轅北轍。昔日的竺道生是擇善固執,執於正見,即使《泥洹經》上沒直接說明,斷善根的「一闡性皆有佛性」,他以本心而見佛的本懷,佛的本懷就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眾生,何況每一個眾生有佛性,就具備成佛的可能性,是一個不爭的道理。在教育上,就是「有教無類」的精神。在學習上,這本書沒有說明的道理,並不代表其他書沒有記載。由於有版本、譯本、刪改、潤色、錯失等各種原因,讀者往往所閱讀的書,未必一定完全正確無誤。在《孟子‧盡心下 》 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就是提醒我們,做學問不應局限於紙本上,懂得「通情達理」亦是研究學問關鍵之一。 今借此機緣,了解竺道生擇善固執的精神所在,體會「為學」與「做人」兩難的張力。在排除萬難後,又回歸於自己「安心立命」的信念上。這彷彿聽到空中傳來不斷的「新亞」回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