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最新通告:  2024-25學年辦公時間:星期一、二、四、五,晚上六時至九時三十分;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五時。
日落沙丘

人生如「夢」與虛空有「盡」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談人類不免一死,如從文學的角度,當下意識到時間消逝之際,這時詩歌和哲學才會產生出來。他以時間消逝的意識是藏在中西一切詩歌的背面來面對的,並且認為能看透死亡的人,也能見到人類喜劇的意識,於是乎作家發掘與死亡有關的皇帝題材,詼諧一筆,迅速地變成詩人。

 莎士比亞變成一個深刻詩人之前,寫有皇帝死後,蟲兒在他的頭顱中玩著朝廷上的滑稽劇。中國明末鼓詞作家賈鳧西,木皮散客身分,酷愛說唱,喜說「曹操父子如狼似虎」一類戲謔皇帝的言辭。林語堂認為中西文人都是從死亡的意識上獲得他們的詼諧心情,他們從那些在皇帝的墳墓住著的狐狸,來借題發揮莊子的哲學。由此引申出人類要是看透了塵世的空虛時,方是開始覺悟。好比莊子做夢,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展翅飛翔,似乎一切都是真的。可是,一覺醒來,覺得他才是真實的莊子。

 莊子與蝴蝶各自做夢,夢見對方,一場夢境成全了莊子頗滑稽的經典沉思。寓言本身具備人生如夢的條件,人類像一個旅客,從乘船開始,沿著落日餘暉的永恆時間之河駛去。岸邊無論是風光明媚,或是風急浪高,最終得在一個地方上岸,讓其他河邊等候的旅客上船。假若並不認為人生是一場夢,或是旅客所走的一段路程,抑或演員連自己也不知道是在做著人生如戲的舞台,那歷代一半詩歌在頌揚人生的目的,也都不復存在。

齊物的莊子徹底覺悟人固然不免一死,滑稽看幻象虛空。與西方視死如歸者訣別時的詩歌,淡然灑脫。向召喚我的聲音,督促上船要不帶悲哀與傷心,航向遠程。丁尼生的《越過沙洲》﹝Crossing the Bar﹞:

落日西沉,有黃昏星,

有朗朗召我的呼喚!

但願我要出海的時辰,

沙洲上沒有悲哀,

只有輕移如寐的晚潮,

滿得無聲也無浪:

當初誰來自無邊的浩淼,

此刻要回鄉。

暮色沉沉,晚鐘聲聲,

接下來便是黑暗!

但願沒有訣別的傷心,

當我要上船。


從人世間時空的範疇,

潮水或載我遠行,

但願能親見我的舵手,

當我越過了沙汀。

句句響應壯麗宇宙的聲音,時空觀已然模糊。聖嚴法師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無疑也是這個狀態。宇宙概念限制在人們生活的範圍,死亡抵銷了時空的意識,關鍵是沒有了「我」。「我」悠遊於整個世界──石、樹和動物的目的都包括進去,物化為宇宙之氣,無窮無盡。既然如此,或不會有林語堂所說的「可以在這個宇宙中確立我們應站的地位」和「有這麼一個地位」的存在。

相關文章 

所有文章一覽
電腦模擬的2個人臉

人工智能時代來了(上)

  16/03/2025
有專家指,ChatGPT的對話能力,已經超越 90% 的人類。人工智能最強大之處,是具有自我學習能力⋯⋯,人與 […]
馬的特寫

讀《閱微草堂筆記》札記

  16/03/2025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紀曉嵐的著作。他發配至烏魯木齊三年間,紀錄了不少讓人嘖嘖稱奇的人和事,包括由市集商人布施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陳夢家與大學博物館藝術教育(下)

  28/02/2025
陳夢家一方面遍訪美國各處藏有銅器的城市,一方面和妻子趙蘿蕤享受美國社會所能提供的和個人文化教養有關的一切活動. […]
塘中游魚

游嶺南之風小記

  15/02/2025
“嶺南之風”的眾多門聯之一,位於北門進門左拐月池前月門的兩旁。我們從東門進園,來到月池,曬曬太陽,看看游魚、綠 […]
Topmagnifiercrosschevro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