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從來就被視為小道文學,難登大雅之堂;可是,精心製作的長聯,創作難度,絕不下於四六文,雲南大觀樓的長聯,就是很好的例子。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莎,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歎袞袞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儘珠簾畫棟,捲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荒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本聯作者,是清代的孫髯。
上聯寫眼前所見,在滇池四面,是金馬山、碧雞山、蛇山、鶴山。遠處是輕煙薄霧籠罩的小島沙洲,在藍天綠地之間,更有翠鳥紅霞,芙蓉楊柳,空間廣闊,色彩繽紛。下聯則因眼前所見的昆明池,想到漢代鑿昆明池以訓練樓船軍,繼而帶出朝代興替的滄桑之感。
這副對聯,上下聯各90字,總共180字,比一些小品文還要長。此聯對偶如何工整,佈局如何精妙,暫且不論。本文旨在說當中「九夏芙蓉」一語,一般人就不容易解出個所以然來。
一般分析這副對聯的,說到「九夏芙蓉」,多是避而不談,有些就說夏天有90天,所以稱為九夏。但這個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約有90天,莫非春天可稱為九春,冬天又可以稱為九冬嗎?
夏天稱為九夏,是跟易經有關的。易經的64卦,每卦有6爻,每爻不是陰、便是陽。易經在解釋每一個卦象時,除了整體的解釋,還會解釋每一爻的象徵意義;若那是陽爻,用九來代表,若是陰,就以六來代表。
以乾卦為例,從最底開始數,第一爻是陽,所以稱初九,象徵「潛龍勿用」;第二爻是陽,稱九二,象徵「見龍在田」;第三爻是陽,稱九三,象徵「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第四爻是陽,稱九四,象徵「或躍在淵」;第五爻是陽,稱九五,象徵「飛龍在天」;最上的一爻是陽,稱上九,象徵「亢龍有悔」。坤卦六爻都是陰,由底開始數,就是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至於其他卦象,當中有陰有陽,都是以初、二、三、四、五、上代表那一爻的位置,以九和六代表陽或陰。既然九是代表陽,作者把陽氣滿滿的夏天稱為九夏,是合理不過的。
忽發奇想,九和陽是合理搭配,張無忌修練九陽神功,自然功力大進;但九和陰就不是合理搭配了,所以歐陽鋒修練九陰真經,最終走火入魔,便不足為怪了。